干扰素(IFN)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胞分裂、调节免疫应答、由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.作为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,并取得明显的疗效.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有许多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,比如日常我们常见的发热、肌肉疼痛、头痛乏力等这些流感样症状.对于这些不良反应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减轻呢?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以下:
1.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乏力等,这一不良反应几乎是所有使用干扰素患者所共有的,只是轻重及持续时间不同.具体的应对措施可在睡前注射干扰素,或在注射的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.
2.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≤0.75×109/L和(或)血小板<50×109/L,应降低干扰素剂量;1~2周后复查,如恢复,则逐渐增加至原量.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≤0.5×109/L和(或)血小板<25×109/L,则应暂停使用IFN.对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,可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或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M-CSF)治疗.
3.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、妄想、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.对症状严重者,应及时停用IFN,必要时会同精神心理方面的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.
4.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,仅少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疾病、糖尿病、血小板减少、银屑病、白斑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,应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诊治,严重者应停药.
5.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脏损害、心血管并发症、视网膜病变、听力下降和间质性肺炎等,应停止干扰素治疗.
以上就是针对使用干扰素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所有应对方法,希望对这块有疑问的病友有所帮助.